一、大盘不只是个数字,它是市场的“心电图”
很多人以为大盘就是上证指数那点数,其实它更像综合体检报告。比如今天(7月25日)上证跌了0.33%,但科创50却逆势涨了2.07%。这说明什么? 市场正在大换血——基建、红利股退潮,芯片和AI这些新质生产力在抢C位。
我习惯把大盘拆成三块看:
二、3招实战解读术,小白也能秒懂
看“打架现场”比看比分更重要
昨天基建股为啥集体扑街?因为资金正从高位的基建(像长江电力连跌9天)往低位的科技股搬家。这种调仓就像音乐椅游戏——你得在资金落座前占好位置。比如现在芯片、创新药被机构加仓,就是因为他们业绩拐点来了。
北向资金是“聪明钱风向标”
前天北向资金净流出104亿,但细看会发现:沪市资源股被扫货64亿,深市科技股却被抛售169亿。外资这种精分操作,其实在说:传统板块护盘,成长板块洗盘。所以跟着北向买,得学会“看菜下碟”。
政策底牌藏在新闻字缝里
今天证监会刚强调“巩固市场回稳态势”,还要“培育耐心资本”——翻译成人话就是:别慌,后面还有政策托底。像去年“并购六条”新规一出,重组概念股就疯涨过一波。
三、当下行情怎么用大盘导航?
现在市场像钟摆——在低估值红利股(长江电力)和高景气成长股(中芯国际)之间晃荡。根据我的经验,两种策略最稳妥:
最后分享个笨办法:把手机行情软件首页设成“板块涨幅榜”,每天扫一眼前三和后三。坚持一个月,你自然能摸清资金流动的脾气——毕竟市场没有新鲜事,只有重复的人性。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的看盘妙招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