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周有位读者私信我,语气里全是懊恼:“学做T半年,成本从8块硬生生做到11块!是不是庄家就盯着我这几百股?” 这话太熟悉了——我吃过同样的亏,甚至一度怀疑做T是券商的阴谋。但真相是,
成本越做越高的根源,往往在操作习惯里埋着。今天结合我交过的学费,聊聊真正能降成本的3个实战技巧。
一、仓位管理:别让“滚动”变成“滚雪球”
“满仓干!涨了就卖,跌了就补!” 新手常陷入这种思维陷阱。去年我朋友用这招操作某光伏股,股价从20元跌到15元时他疯狂补仓,结果仓位翻倍,成本却只降到18元。后来股价阴跌到12元,他彻底动弹不得。
关键点在于“333法则”(个人改良版):
- 3成底仓:永远不动,这是做T的“地基”;
- 3成机动仓:只在股价触及关键位时出手(比如回踩30日线);
- 3成现金:宁可错过,绝不满仓,给突发大跌留子弹。
比如上周三新能源大跌,我机动仓在宁德时代360元接货,反弹到372元T出——现金仓的存在,让你敢在恐慌时动手。
二、指标组合:MACD+成交量才是黄金CP
很多人迷恋“金叉死叉”,但单看MACD容易翻车。4月我操作AI芯片股,MACD早盘金叉追涨,结果午后量能突然萎缩,当天反被套3%。
真正有效的信号要“双确认”:
- MACD金叉+放量突破均线:白线上穿黄线时,同步观察成交量是否放大至1.5倍以上;
- 死叉+缩量跌破平台:若死叉时量能骤减(如昨日一半),可能是假摔,反T要谨慎。
举个实战场景:
- 早盘放量冲高但MACD未金叉 → 别追,等回踩;
- 午后MACD金叉但量能不足 → 宁可放弃,避免诱多。
三、止损纪律:亏3%就砍,拒绝“做T变补仓”
“再等等,反弹一点我就出...” 这话害惨了多少人?我见过最痛的案例:一位大叔反T某消费股,24元卖出后股价涨到25元不甘心买回,结果利空突袭,三天跌到18元。
三条铁律守住本金:
- 正T买入后跌3%:无条件止损,等下次机会;
- 反T卖出后涨破前高:认错追回,避免卖飞;
- 单日失败超两次:停手,行情可能脱离震荡区间。
(说实在的,机械执行比“感觉会涨”靠谱一百倍。)
那些年我踩过的坑——新手必看
- 贪便宜买低价股做T:去年试过2只“3元仙股”,结果波动小到一天价差不到1%,手续费都赚不回;
- 忽视消息面:今年3月某医药股早盘走势完美,做T加仓,午间突发集采公告,下午直接跌停;
- 追求完美点位:总想买在最低卖在最高,结果挂单价差2分钱没成交,错过整天机会——吃鱼肚就好,别惦记鱼尾。
最后说点真心话
做T不是魔术,它只是震荡市里保命的铲子。牛市捂股、熊市空仓、震荡市做T——这才是真正的节奏感。如果你总在单边行情里硬做T,大概率会像我当年一样,把铲子往地上一摔:“什么破招!”
刚开始建议用模拟盘练手(比如资本魔方网),重点记录两点:胜率是否超60%,单次收益能否覆盖手续费+1%。达标后再实盘,少走三年弯路。
如果有其他降成本的心得,欢迎在评论区聊聊~互相薅主力羊毛才是散户的终极奥义!
转载声明:本站发布文章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转载本站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!
本文链接:https://yuehuaxu.com/lcbk/7750.html